:::

最新動態

:::

2016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討會 台灣選民變遷中?

活動與媒體報導
張貼人:陳惠鈴公告日期:2016-11-03
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人、評論人與主持人共同合影

        政治大學
選舉研究中心於10月30日,於綜合院館五樓國際會議廳,舉辦「2016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變遷中的台灣選民?」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內外相關政治與選舉優秀研究學者,共計三個場次、十篇發表論文,共同探討近期台灣選民決策行為的轉變研究分析。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計畫主持人黃紀教授表示,該計畫已邁入第十五個年頭,累積了大量的資料,學術貢獻受到各界肯定,未來仍會精益求精,讓民意調查更加精確。  

        第一場次主題是「投票決策因素」,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Christopher Achen教授等三人,試圖打破以往「投票率低是受到階級因素影響」的理論,他們透過量化證實,投票率偏低主要跟年齡有關。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Harold D. Clarke教授等四人,共同分析,近年來受到全球化經濟的衝擊,比較台灣與香港選民選擇第三勢力受到分離主義或是獨立態度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政治所張傳賢助研究員探討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運動,網路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政治參與和實際行動。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何嘉耀副教授等三人探討2014-2016年,台灣「首投族」的投票動機。  

        第二場次主題為「政治國族認同」,政治大學政治系與選舉研究中心黃紀教授,透過複雜的統計模型發現,世代間的統獨議題立場差異明顯存在,越年輕的世代越偏向維持現狀與獨立。美國伊利諾大學王德育教授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系Christopher Achen教授提出研究問題:「在台灣,如果選民帶有強烈的國族認同,則更會去投票?」,量化數據顯示該假設成立,不過仍有待更多資料來支持其理論。  

        最後壓軸的第三場次主題為「情感、價值與政治參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林聰吉與本校公共行政學系碩士生黃妍甄共同探討網路參與可以提升政治參與嗎。政治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林啟耀從量化研究方法著手,以台灣民眾的制衡觀與分裂投票面向為例,確立GSEM 方法應用的必要性。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廖美與中研院社會所吳介民副研究員發表《「周子瑜效應」與選民投票抉擇的變動》。政治選舉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珮婷與專任助理余家炘共同鑽研台灣人的國族認同與對移民的態度。 

        往後本計畫的相關成果,都會上傳到 http://teds.nccu.edu.tw竭誠歡迎政大師生針對資料進行理論檢測與資料分析,提出更多臺灣選舉與政治研究的新理論和新發現。


 
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計畫主持人黃紀講座教授開場


         

論文發表人與評論人熱烈討論與回應                    現場提問


最後修改時間:2022-06-13 PM 4:12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