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筆記 / 70
王宏忠,2006,〈我國選民配票行為之研究: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東亞研究》,37(2):39-77。 |
王嵩音,2006,〈網路使用與選舉參與之研究—以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3(4):71-102。 |
吳重禮、鄭文智、崔曉倩,2006,〈交叉網絡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4):599-638。 |
李世宏,2006,〈賦權理論與政治態度之變化:2002年至2004年台北市、桃園縣,以及台中市外省族群政治功效意識之變化〉,《政治學報》,41:35-79。 |
洪永泰,2006,〈民意調查的挑戰:瞎子摸的是什麼象?〉,《研考雙月刊》,30(4): 39-48。 |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台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 〉,《東吳政治學報》,22:121-160。 |
張佑宗,2006,〈政治態度與行為量表的信度分析:再測信度與內部一致性檢定〉,《政治科學論叢》,27:185-210。 |
張佑宗、趙珮如,2006,〈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台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台灣民主季刊》,3(2):1-38。 |
盛杏湲、黃士豪,2006,〈台灣民眾為什麼討厭立法院?〉,《台灣民主季刊》,3(3):85-127。 |
陳光輝、劉從葦,2006,〈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固定樣本(TEDS panel)之代表性探討〉,《選舉研究》,13(2):75-116。 |
陳陸輝,2006,〈2004年立委選舉政治信任的政治後果〉,《臺灣民主季刊》,3(2):39-61。 |
游清鑫,2006,〈分裂投票解釋觀點與台灣選舉之應用:以2002年高雄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為例〉,《台灣政治學刊》,8(1):47-98。 |
黃旻華,2006,〈態度量表的心理計量學分析:2003統獨態度量表的研究〉,《選舉研究》,13(1):43-86。 |
黃信豪,2006,〈多層模型於選民投票行為研究的應用: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 〉,《東吳政治學報》,22:161-205。 |
黃信豪,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台灣民主季刊》,3(2):119-158。 |
楊婉瑩、劉嘉薇,2006,〈探索性別差距的不同型態-以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為例 〉,《東吳政治學報》,23:115-156。 |
鄭夙芬,2006,〈焦點團體研究法在改善調查品質上的應用─以TEDS為例〉,《政治學報》,41:1-33。 |
鄭夙芬,2006,〈Survey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he ESC Surveys〉,《選舉研究》,12(1):163-195。 |
蕭怡靖,2006,〈臺灣閱報民眾的人口結構及政治態度之變遷—1992至2004年〉,《臺灣民主季刊》,3(4):37-70。 |
蕭怡靖,2006,〈「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再測信度之分析〉,《選舉研究》,13(2):117-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