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筆記 / 76
★2012年
Huang, Chi, Hung-chung Wang, and Chang-chih Lin. 2012. “Knowledge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and Voter Turnout.”,《台灣政治學刊》,16(1):237-277。 |
王宏忠,2012,〈政治意識及政政治菁英的論述對於台灣民眾議題立場的影響-對Zaller之主流效應及極化效應之檢證》,《臺灣民主季刊》,9(2):71-123。 |
吳親恩、林奕孜,2012,〈經濟投票與總統選舉:效度與內生問題的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6(2):175-232。 |
林瓊珠,2012,〈穩定與變動:台灣民眾的「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與統獨立場之分析》,《選舉研究》,19(1):97-127。 |
張傳賢,2012,〈政黨認同、負面資訊的競爭與選民投票抉擇:2010 年五都選舉的實證研究》,《選舉研究》,19(2):37-70。 |
陳品皓,2012,〈從「沉默螺旋」觀點探討民眾對紅衫軍事件之態度:以2006年台北市長選舉選民為例〉,《復興崗學報》,102:151-172。 |
陳陸輝、陳映男,2012,〈寧信地方,不信中央:政治信任的類型及其政治後果〉,《社會科學論叢》,16(1):15-57。 |
黃志呈、許勝懋,2012,〈民眾之兩岸經貿交流認知─實質利益或政黨認同考量?2010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直轄市長選舉個案分析〉,《城市學學刊》,3(2):107-151。 |
游清鑫,2012,〈初體驗與粗體驗:台灣民眾對立委新選制的認知、參與及評價》,《選舉研究》,19(1):1-32。 |
游清鑫、蕭怡靖,2012,〈檢測台灣民眾六分類統獨立場:一個測量改進的提出》,《台灣政治學刊》,16(2):65-116。 |
蕭怡靖,2012,〈民眾對立法委員選舉之政黨不分區名單的認知與影響:以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9(1):33-67。 |
劉自平、吳重禮、戴士展,2012,〈交叉壓力、意見表達與政黨認同:2008 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分析》,《選舉研究》,19(2):1-36。 |
鄧志松、吳親恩、柯一榮,2012,〈廢票為何發生?兼論臺灣選舉無效票之空間效應,1992-2008》,《選舉研究》,19(2):71-100。 |